【导读】银行招聘笔试好进吗。更多招考资讯,备考干货,笔试资料,辅导课程,时政资料,欢迎关注河南金标尺教育获取。
一、整体难度与竞争现状
笔试内容复杂度
银行笔试覆盖行测(EPI)、综合知识(金融、经济、法律等)、英语及性格测试,题型以单选、多选为主,部分银行题量达160题/180分钟。
行测(EPI):需掌握速算技巧(如资料分析公式)及逻辑推理方法,难度低于公务员考试但题量大。
综合知识:金融学、经济学等专业知识考查范围广,但重要较浅,需结合试题高频考点备考。
英语:金融类阅读理解为主,英语基础较好者可占优势。
竞争强度与通过率
国有大行:如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笔试通过率约25%-30%,工商银行约30%,邮储银行因进面比例6:1相对较高。
股份制/城商行:笔试难度及竞争较低,通过率普遍高于国有行(如宁波银行25%,农商行30%)。
关键限制:学历(大专仅限偏远县域)、专业匹配度(金融科技、会计优先)、证书(CFA/FRM可破格)等隐性门槛加剧竞争。
二、影响“好进与否”的核心因素
银行类型选择
国有六大行:招聘流程规范但竞争激烈,需扎实备考(如建行金融专业课难度大)。
地方性银行:更侧重本地资源,对学历要求放宽,适合地域背景强的求职者。
岗位与专业匹配度
热门岗位:金融科技岗需数据科学/计算机背景,月薪较传统岗高40%;柜员岗门槛较低但晋升空间有限。
避坑专业:市场营销、小语种等非核心专业需附加证书或资源(如客户资源)提升竞争力。
备考策略有效性
时间规划:建议提前1-2个月系统复习,重点突破行测速算与高频金融考点。
试题训练:通过模拟限时答题优化时间分配,如优先完成资料分析、判断推理等易提分模块。
三、提升通过率的实操建议
网申优化
突出与岗位相关的实习经历(如银行实习、客户服务),教育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列。
证件照需职业化,避免因形象问题被机筛淘汰。
笔试冲刺技巧
行测:资料分析公式(如增长率计算)和图形推理规律需强化记忆,每日刷题保持手感。
综合知识:熟记货币政策工具(存款准备金率)、金融市场分类等高频考点,结合时政热点(如数字人民币)拓展知识面。
英语:重点练习金融类文章速读,通过首尾段定位主旨。
证书与经验加成
持有CFA/FRM证书可享受银行“以考代评”政策,直接定岗中级职位或放宽年龄限制。
实习中积累的实操经验(如风险防控流程)可在面试中转化为答题亮点。
四、总结:笔试“好进”的条件
目标合理:选择竞争较小的城商行/农商行,或避开热门岗位(如总行管培)。
备考充分:系统掌握行测技巧与专业高频考点,针对性刷试题提升应试效率。
资质达标:确保学历、征信记录(无严重逾期)、年龄(28岁以下社招)符合硬性要求。
结论:银行笔试本身难度适中,但竞争强度因银行类型和岗位差异显著。通过科学备考(如3个月针对性训练)和策略选择(如瞄准通过率较高的银行),可显著提升成功率。
- 上一篇:银行招聘笔试申论技巧分享